木·只生产he·杏

杜子美妈妈,您的诗文是我前进的方向QAQ

国家一级社恐单口相声表演艺术家

停止接稿。

特殊时期不补档不私发。

【正经科普向】能被称作“诗圣”的杜甫到底多牛逼?

虽然合称为李杜,李白的牛逼大家都很熟悉,而杜甫的匠心却不是那么容易感受到的。

于是清明祭祖的节日,平时都在教坏小孩子的我决定写点正经的!

注意:

1.本文的目的在于说明“杜甫真的很厉害”,不踩不黑,不要来杠

2.入门向唐诗科普,不是什么特别严谨的论文,不要拿出去和科普大佬的文字比较。

3.主要资料来源:黄永武先生的《中国诗学·考据篇》

4.可以的话,继续看下去吧~

===========================================

一.正所谓呕心沥血

唐诗字少,却内容多是众所周知的。

但这只是唐诗创作困难的第一点。

唐诗是一个形式美与意境美的结合,诗歌的创作最难的,还是音律。

在中唐,也就是李白和杜甫生活的那个年代,诗有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自此,诗歌从古体诗发展为近体诗

唐朝三十六韵(清人归纳出的),平仄韵律,拗救,上去通押,粘对……(意义大家可自行百度)等等的音韵规则成为了固定。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在这一条条规律之下隐藏着对诗人的巨大考验。表达自身意思的同时,要贴合音律。

由于按照音韵创作,有时难以表达本人意思,于是就诞生了“拗救”,顾名思义,就是在诗歌创作的时候,平仄发生改变“拗”,让音律重新符合要求,叫“救”。

但是即使有“拗救”,放松的限度也十分有限。(ps:到了后来,一些诗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也有故意“拗救”的,比如我们的李杜粉头韩退之先生233333)

通押,谁玩得最6?是杜甫。

拗救,谁玩得最6?没错,是杜甫。

粘对,谁做得最好?没错,还是杜甫。

甚至哪怕是“对偶”这个近体诗的基本创作要求,对于一些是个大家,比如杜甫手里,都能玩出“流水对”

杜甫写诗,可谓是教科书级别的创作。至于杜甫的学识,后人甚至对杜甫给予了“无一字无出处”的评价,可见杜甫能写出这样的诗,肚子里绝对是有货的。

可能有小伙伴要问我,那李白呢?

李白不太爱写近体诗(手动捂脸)。(但是李白也不是没不写近体诗,杜甫也不是不写古体诗)

大概是因为近体诗过多的限制和要求没有办法让李白随心所欲的创作,所以李白更爱写更加自由的古体诗。

但是李白和杜甫的五古,属于“仿古”,与孟浩然,王维的“新式”不同。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了解。

但是,虽然杜甫写近体诗十分厉害,对古体诗他也是十分推崇的。这点,算是李白和杜甫共同语言。二人之所以相交,与这一点不无关系。


二.所谓连后人都夸赞的教科书式写诗

众所周知,韩愈对李杜二人的推崇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李杜二人的评价也很高。

在这里,就给大家列举一下,那些高端杜吹是怎么吹杜甫的。

朱翰在校对杜甫的诗时,面对《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其一:

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

欲知趋走伤心地,正想氛氲满眼香。

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

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

做出了以下评价:第三突出,无来路;第四恶甚,五,六冗腐,七八句字搅乱,皆非少陵本色。

我们再次先不对这首诗是否是伪诗,是否真的有这么糟糕作评价,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点:

在后人眼中,杜甫诗是高质量的。信用值极高。

更有甚者,说杜甫的诗”无一字无出处“

元稹说: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王安石说: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

黄锦祥说:执唐诗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杜吹,我真的输了(手动捂脸)。


三.所谓千年一叹杜甫

杜甫被称作”诗圣“,却没有李白那么高的人气,这并不是杜甫真的不够好,而是杜甫的好不是直接就能感受到的。若不是对唐诗有所了解,对杜甫作诗技法的高超之处也鲜少有人能够感受。

李杜两人被捧为执掌唐诗牛耳的两人,却是差异十分大的两人。但是这种微妙的互补,却成为这两人最吸引我的地方。一位文采斐然,浪漫飞扬;一位沉郁顿挫,匠心独运。

见过不少对于杜甫”诗圣“之名不理解甚至不屑的人。下次对于这种人,大概可以微微一笑付以一句:

”不是他不好,而是你不懂。“

【木杏     己亥年清明祭诗圣】

评论(60)

热度(12245)

  1. 共99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